数据安全是现代企业必须正确处理的一项重要问题。随着企业数据不断增长,数据安全面临的威胁也日益增多。为此,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据安全能力域。数据安全能力域通常包括数据安全策略、数据安全管理和数据安全审计三个能力项。
(相关资料图)
一、数据安全策略。 数据安全策略是数据安全的核心内容。在制定的过程中,需要综合考虑组织管理需求、监管需求以及相关标准等方面的因素来制定。数据安全策略的主要活动和工作要点包括:
首先,了解国家、行业等监管需求。在制定数据安全策略时需要了解国家、行业等监管需求,根据组织对数据安全的业务需要,进行数据安全策略规划,并建立组织的数据安全管理策略。
其次,制定适合组织的数据安全标准。确定数据安全等级及覆盖范围等。这一过程需要充分了解组织数据安全管理需求,制定适合该组织的数据安全标准。
最后,定义组织数据安全管理的目标、原则、管理制度、管理组织、管理流程等,为组织的数据安全管理提供保障。这是数据安全策略的关键内容,需要综合考虑组织实际情况及其需求来制定。
二、数据安全管理。 数据安全管理是在数据安全标准与策略的指导下,通过对数据访问的授权、分类分级的控制、监控数据的访问等进行数据安全的管理工作,满足数据安全的业务需要和监管需求,实现组织内部对数据生存周期的数据安全管理。数据安全管理的主要活动和工作要点包括:
首先,数据安全等级的划分。根据组织数据安全标准,充分了解组织数据安全管理需求,对组织内部的数据进行等级划分并形成相关文档。这是数据安全管理的基础。
其次,数据访问权限控制。制定数据安全管理的利益相关者清单,围绕利益相关者需求,对其数据访问、控制权限进行授权,为数据安全管理提供基础保障。
第三,用户身份认证和访问行为监控。在数据访问过程中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识别,对其行为进行记录和监控,从而对数据安全进行监管和保护。
第四,数据安全的保护。提供数据备份、加密、存储、传输等各方面的保护,建立数据安全的防护机制。
三、数据安全审计。
数据安全审计是对数据安全管理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估,对数据安全策略与标准的合规性进行审查。数据安全审计的主要活动和工作要点包括:
首先,确认审计对象。明确被审计对象的范围和具体内容,确保审计的工作对象明确可行。
其次,开展审计计划。根据审计对象和目标的确定,制订审计计划,包括审计深度、时间节点等,并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及具体审计方法。
第三,开展审计工作。对数据安全策略、标准、管理流程和操作程序进行审核、验证数据安全等级是否符合要求,评估数据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合规性,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及建议。
最后,综合审核结果,编制审计报告。对审核结果进行综合评价,提出总结性意见和具体建议,并形成完整的审计报告。
总之,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据安全能力域,才能保障数据的安全。在数据安全策略、数据安全管理和数据安全审计三方面加强措施,可以有效地保障企业数据安全。